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-{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官网}
北仓门文化艺术网
首页 > 非遗博物馆 > 非遗资讯
 
无锡非遗:吴歌
发布者:admin  发布时间:2013-2-27 16:54:32  点击:2724

   

  吴歌,吴语方言地区的民歌,盛传于江南太湖流域。无锡地处太湖之滨,既是吴文化的发源地,又是吴歌的发源、流传地。

  吴歌属口语吟唱的徒歌,无乐器伴奏,口耳相传。先秦《楚辞·招魂》:“吴歈(歌)蔡讴,奏大吕些。”揭示了吴歌的存在。六朝史籍载有吴歌之盛——《南史·循吏传》说宋文帝时“凡百户之乡,有市之邑,歌谣舞蹈,触处成群”,齐武帝时“都邑之盛,士女昌逸,歌声舞节,袨服华妆”;《宋书·乐志》:“吴歌杂曲,并出江东。晋、宋以来,稍有增广。”无锡梅村(里)的吴歌,宋代杰出女诗人朱淑贞写道:“源自龙山千里碧,农开梅里万家红;喜夜来兰鼓寂,吴歌遥唱月明中。”元代文学家、书画家赵孟頫有《夜泊伯渎》一首:“秋荡梁溪伯渎川,尽人游处独悠然。平墟境里寻吴事,梅里河边载酒船。桥畔柳摇灯影乱,河心波漾月光悬。晓来莫遣催归棹,爱听渔歌处处传。”

  吴歌文本,始自汉代设乐府,采集民间歌谣。宋代郭茂倩编《乐府诗集》,约收500首南朝乐府民歌,其中主要为“吴声歌”、“西曲歌”两类。“吴声歌”清新婉转,本色自然,擅用谐音双关隐语,以社会中下层女性口吻的情歌为多。“君既为侬死,独活为谁施!欢若见怜时,棺木为侬开。”一首《华山畿》,可与同时流传的“生不同衾,死则同穴”的梁祝传说相媲美。明末冯梦龙钟情民俗文学,编印《挂枝儿》、《山歌》两部民歌集,收吴歌800多首,刊印之后,风行一时,被时人《万历野获编》作者沈德符评价为“举世传诵,沁人心腑”。其中有一首吴歌,与无锡窑业有关———“送情人,直送到无锡路,叫一声,烧窑人,我的哥,一般窑,怎烧出两样货?砖儿这等厚,瓦儿这等薄。厚的是别人也,薄的是我。” 

  1918年初,两位江南人刘半农、沈尹默在北大发起征集歌谣运动,并出版“歌谣丛书”,其中有顾颉刚的《吴歌甲集》(1926年),刘半农作序说:吴歌的意趣在“语言、风土、艺术三项”,“这三件事,干脆说来,是民族的灵魂”。1936年,《歌谣》周刊发表顾颉刚《吴歌小史》一文。数位学者整理的《吴歌乙集》至《吴歌己集》5册的出版,延续至八十年代。“五四”时期的四大副刊之一《晨报副刊》,于1920年起选载吴歌。其时,无锡学者搜集编印的无锡地区的吴歌有:杨荫浏等《歌谣》31首,林敬之、钱小柏《无锡歌谣集》600余首,李白英《江南民间情歌集》收无锡城乡民间情歌46首。

  1958年4月,中共无锡市委发出《关于大力搜集民歌的通知》。翌年出版《无锡民歌选》,《无锡景》入选《中国民间歌曲选》。六十年代初,采集民歌民谣近200首,编成《无锡民间歌曲采风录》。1981年江苏《民间文学》发表传唱人钱阿福的长篇叙事吴歌《沈七哥》, 1986年由德国波恩大学教授瑶贝克译成德文,又与《小青青》、《薛六郎》一起收入《江南十大长篇叙事诗》,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。华祖荣等传唱、朱海容整理的长篇吴歌《华抱山》2007年4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,长达二万余行、百余万字,中国社会科学院《中华文学史·清代和近代英雄史诗》列其书目。长篇叙事吴歌的搜集整理和发表,为吴歌研究打开了新局面。

  吴歌内容丰富,具有地域文化的万花筒般特征,句式活泼,乡音缠绵,对江南戏曲、音乐有深刻影响,并具有独特的语言文化研究价值。

上一页:无锡非遗:梁祝传说
下一页:无锡非遗:锡剧
    
非遗博物馆
[非遗资讯] > 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 > 工业遗产在博物馆中复… > “非遗+旅游”助力文旅…
[中华] > 山东济南实施泉城品牌… > 维权 面临成长的烦恼 > 的“吃货经济”如何走…
[刺绣文化] > 锡绣妙手绣紫艺 > 丝绸“”如何焕发新生… > 刺绣给我的启示

 

 政府网站 | 无锡市委宣传部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江苏省委统战部 | 无锡市委统战部 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 | 无锡市共青团 | 梁溪区政府 |

 艺术网站 | 东方艺术网 | 雅昌艺术网 | 中国题字网 | 

 
Copyright © 2012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江苏无锡市梁溪区北仓门37号 TEL: +86-510-8232 9999
Website:www.bcm-art.com     苏ICP备12006283号-1